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文化娱乐

传承巴蜀风韵 推普赋能乡村——四川师范大学晏阳巴音推普助力团

  文字:漆亚斯 李佳颖 | 图片:晏阳巴音推普助力团 | 初审:王荣群 | 复审:余天威 | 终审:饶显周  为积极响应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的号召,怀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期…

  文字:漆亚斯 李佳颖 | 图片:晏阳巴音推普助力团 | 初审:王荣群 | 复审:余天威 | 终审:饶显周

  为积极响应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的号召,怀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期许,2025年7月7日-14日,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“晏阳巴音推普助力团”奔赴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梓潼庙小学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“传承巴蜀风韵,推普赋能乡村”社会实践活动,通过公益托管、推普调研、红色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,面向革命老区青少年儿童开展“推普+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”能力提升活动,为巴中教育振兴与文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  多彩课堂,点亮知识灯塔

  助力团依据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,精心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趣味课程,助力提升乡村儿童学习兴趣与学科素养。在基础课程方面,语文课堂通过对古诗词、文言文的逐字解析、意境联想和吟诵指导,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字素养和感知能力;数学课堂在夯实基础运算的同时,融入趣味智力题,帮助学生锻炼数理思维;英语课堂聚焦基础的同时,以情景对话、趣味小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;地理课堂围绕“认识地球与大地”展开,帮助学生在建立空间认知的同时,点燃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。特色课程同样精彩纷呈,体育课上,队员们组织各种团队游戏,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,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;心理课则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调节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。

  此外,助力团还专门开设了普通话专项课程。课堂上,志愿者们用普通话讲述红军精神,介绍红色遗址遗迹,让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感悟初心使命。随后讲述巴中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的事迹,阐释晏阳初精神,引导孩子们从先辈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。课程中还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,围绕“普通话的重要性”等问题与孩子们交流,加深他们对语言的思考。最后,通过绕口令比拼、朗诵比赛等趣味活动,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练习普通话,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自信心。

  推普调研,共筑沟通桥梁

  为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现状,助力团深入社区、乡镇开展走访调研。通过访谈了解居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、使用场景及学习需求,重点收集了居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、普通话日常使用场景和实际需求痛点等三方面的内容。调研对象覆盖不同年龄层,既有青少年儿童,也有中老年人。调研组成员耐心倾听受访者的讲述,详细记录他们在用普通话沟通中的困惑与期待,为后续推普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,以实际行动助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

  红色传承,厚植爱国情怀

  巴中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,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与文化底蕴。活动期间,助力团专程走访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、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红色文化基地,在历史现场追寻革命足迹。走访过程中,志愿者通过珍贵的实物展品、详实的史料记载和生动的场景复原,深切感受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、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征程,体会到“智勇坚定、排难创新、团结奋斗、不胜不休”的红军精神内涵。通过实地探访,志愿者们加深了对巴中红色历史的认知,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独特价值,并积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支教课堂教学中,为乡村青少年培根铸魂,奠定坚实的人生底色。

  追逐先驱,践行教育理念

 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,助力团专程前往晏阳初博士事迹展览馆,近距离追溯这位乡村教育先驱的生平事迹与教育思想。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思想,高度契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,对于弘扬教育家精神、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大借鉴意义。在团队指导老师王荣群的带领下,助力团在展览馆活动室开展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读书分享活动。大家集体学习了晏阳初相关书籍,并结合此次巴中实践经历,深入剖析晏阳初精神,深刻领悟其教育理念的时代价值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晏阳初先生为楷模,勇担乡村教育发展重任,把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,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,持续为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,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。

  此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,不仅为当地乡村教育带来了创造与活力,更在推普工作与文化传承中展现了青年担当,积极助力巴中打造具有巴中特色、彰显老区魅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未来,助力团将持续传承发扬晏阳初精神,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与推普工作,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加速器”,推动地方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、追逐梦想,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。

  投稿:丁嘉瑶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/showinfo-22-15708-0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